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而生理学研究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制,即研究生物体功能的科学,与结构生物学共同成为生命科学的两个支撑点。因此,生理学是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一门主干课程。生理学也是医学教育中俗称“三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的三大基础课之一,是医学教育的“基础课之基础”。另外,在诺贝尔奖中专门设有“生理学和医学”奖项,可见其不仅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在自然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生理学现在又成为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科学等其他学科教育所需要的基础课程,我校的相关院系已经将生理学列为必修的基础课。 我校生理学教研室始建于20世纪的1958年,具有近50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生理学教研室之一。在教育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对本科生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之前,我们曾经是全国三个理科生理学本科专业之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为我国的生理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校的生理学课程最初是针对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专业而开设的,1987年南京大学成立七年制的医学院,我们开展了面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考虑到生理学在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2004年我们生命科学学院修订教学计划时,又将其列为全院各专业学生都必修的学科主干课程。随着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我们又应理学院、基础学院和技术学院的要求,将生理学扩大到这些学院中的一些相关专业。目前,我校的生理学教学已经成为一门跨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到5个学院的12个不同专业,包括: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生态学专业)、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理学院(生物物理学专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和匡亚明学院(化学和生物方向班);施教的学生数量增加到每年近400人。同时,我们生理学教学小组还为本学院和全校本科生开设专业性的和文化素质性的课程“生理心理学”和“人类生物学”。 我们教研室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生理学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例如:在我校1987年成立全国第一个七年制医学院之后,我们在国内首先制定了七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并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审定;随后,我们根据南京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制定了面对不同专业的生理学教学大纲,以分类指导教学;另外,我们还承担过教育部和学校的多个教学研究项目,发表过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主译和参编过多本教材。 在教育部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和学校“985工程”I、II期的双重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以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理学教学实验系统PowerLab(澳大利亚AD Instruments公司产品)为主体的教学实验室,使得我们教学实验室的仪器配置处于国内领先状态,并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开展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 我们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科建设方针,于1981年和1990年成为生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是生理学的国家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十分活跃,研究领域涉及生理学的诸多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支精炼强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除了承担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基金、发表SCI刊物论文、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之外,我们在本科生的生理学教学上也取得巨大的成绩,例如:我们的生理学课程获得过江苏省优秀课程奖和南京大学精品课程。 另外,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学科带头人王建军教授担任了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并兼任两个学会的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这两个全国性学会的教学指导工作。
二、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在我校,生理学不仅是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理学院、技术学院、基础学院的指定选修课或选修课,课程覆盖面广。因此,我们针对不同专业对生理学知识的不同需求,把生理学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面向生命科学院生理学和生物制药专业、医学院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内容比较深入,除基础理论外还重点介绍一些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历史,使学生对生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历史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5学时/周)。 第二层次:面向生命科学学院其它所有专业,在保证重点内容教学的同时,突出生理学与其它专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生理学专业知识解决他们各自专业的具体问题和发挥作用(4学时/周)。 第三层次:面向非生命科学学院的不同专业(理学院生物物理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电子学和基础学院化学生物班),由于这些专业的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毕业后将从事医学仪器、人工智能、计算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我们采用的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针,让他们领略人体功能及调节的规律性、复杂性和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巧性(3学时/周)。
另外,由于南京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还针对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的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实验教学,具体情况请见以下“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项。
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层次(共80学时,周学时5):绪论(2学时)、细胞的基本功能(12学时)、血液(4学时)、血液循环(14学时)、呼吸(6学时)、消化和吸收(4学时)、能量代谢和体温(3学时)、尿的生成和排出(6学时)、感觉器官(5学时)、神经系统(16学时)、内分泌(4学时)、生殖(2学时)、期中考试(2学时)。 第二层次(共72学时,周学时4):绪论(2学时)、细胞的基本功能(12学时)、血液(2学时)、血液循环(14学时)、呼吸(4学时)、消化和吸收(4学时)、能量代谢和体温(2学时)、尿的生成和排出(4学时)、感觉器官(4学时)、神经系统(14学时)、内分泌(6学时)、生殖(2学时)、期中考试(2学时)。÷ 第三层次(共54学时,周学时3):绪论(2学时)、细胞的基本功能(8学时)、血液(2学时)、血液循环(8学时)、呼吸(3学时)、消化和吸收(4学时)、能量代谢和体温(1学时)、尿的生成和排出(4学时)、感觉器官(4学时)、神经系统(10学时)、内分泌(4学时)、生殖(2学时)、期中考试(2学时)。
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生理学课程的重点章节包括:细胞、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内分泌和神经生理;难点有细胞的电生理学、心脏的电生理学、血压的形成和调节、呼吸的调节、肾小管的吸收和分泌、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脑的高级机能、视网膜的信息处理、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靶腺轴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我们的解决办法是:①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图片、动画、录像、模型等),进行形象化地讲解,避免复杂冗长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② 结合实验实例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4、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我们将实验课分为验证性、兴趣性和探索性实验三种类型,不仅使学生对生理学知识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而且还提高了他们进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对学习成绩好、有参与科研兴趣的学生,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 开放教学实验室,使他们有机会利用周末或者暑期学校来做一些探索性和兴趣性的实验。
② 开放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使他们在进入毕业论文阶段之前就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前得到基本的科研训练。这两项实践性教学措施已经实施多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明显的效果,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