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南京大学的办学定位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生源情况佳,“古代汉语”课程属中文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工具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由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强的研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历史比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还使学生熟悉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学到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独立从事专业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学时 |
课外作业 |
目的 |
1 |
绪论 |
讲课 |
3 |
上网查看课程要求和参考书目 |
明确学习对象、目的、要求与方法 |
2 |
文字 |
讲课,上网 |
7 |
抄写繁简字对照表 |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 掌握繁简字的对应关系,了解文字学的基础知识和古书用字的基本情况 |
3 |
音韵 |
讲课,上网 |
3 |
默记“三十六字母”表 |
了解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
4 |
词汇 |
讲课,上网 |
4 |
绘制常用词词义引申图和联绵字特点一览表 |
学会识别词的本义、分析词的引申义,识别联绵字 |
5 |
语法 |
讲课,上网,练习 |
8 |
举例分析词类活用、前宾语、双宾语、非支式、被动式、常用文言虚词 |
掌握古代汉语常规语法 |
6 |
诗律 |
讲课,练习 |
3 |
分析七律、五律、七绝、五绝 |
掌握诗律 |
7 |
古书注解 |
讲课,上网 |
3 |
绘制古注类型、古注术语一览表 |
了解训诂学的基础知识 |
8 |
文选精读 |
讲课,上网,练习 |
64 |
熟读80篇散文并分析其语言要点,熟读30篇韵文并掌握其内容及形式特点 |
熟悉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基本面貌 |
9 |
古书句读 |
讲课,实习 |
2 |
白文标点 |
检验古汉语语感的把握情况 |
10 |
古文今译 |
讲课,实习 |
2 |
古文翻译 |
体会古今汉语转换的规律 |
11 |
工具书使用 |
讲课,上网 |
3 |
绘制20部工具书特点一览表 |
读书与查书相结合 |
12 |
文化常识及其他 |
讲课,上网 |
6 |
避讳举例,词牌释例等 |
进一步扩展文史知识 |
13 |
小论文写作 |
面对面指导,实习 |
课外辅导108 |
|
强化创新能力 |
总计 |
|
|
课堂108,课外108 |
|
|
|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标“*”者为重点内容;标“△”者为难点) (一)绪论部分,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对象、目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内容:1.*△什么是古代汉语?2.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3.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二)*文字部分,了解文字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六书与三书;2.*“隶变”对汉字构造的影响;3.*△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通假;4.*△古今字;5.异体字;6.*繁简字。 (三)△音韵部分,了解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诗经》的用韵;2.*△中古汉语的声母──三十六字母;3.*△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4.*古音通假的条件。 (四)*词汇部分,了解古汉语词汇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古今词义的变化;2.*△单音词、复音词(包括联绵字、偏义复词等);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同义词及其辨析。 (五)语法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常规语法。 教学内容:1.古代汉语的词类;2.*△词类活用;3.*△句子成分的次序;4.句子成分的省略;5.双宾语;6.△非支式;7.被动式;8.*判断句的发展;9.*△虚词的解释方法;10.习惯说法与凝固结构。 (六)*诗律部分全面地掌握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教学内容:1.诗体的分类;2.*△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七)古书注解部分,顺利地读懂古注,正确地利用古注。 教学内容:1.古书注解的产生和发展;2.*△古书注解的类型;3.古书注解的内容;4.*△古注中的一套术语;5.*正确地利用古注。 (八)*△文选部分,通过精读一定数量的源头范文,培养语感,积累较多的感性认识,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内容:1.精析周代、秦代、汉代的源头作品一百篇(章)(主要选自《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战国策》、《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2.精析汉末至宋代的各体诗歌二十首。 (九)古书句读部分,掌握古文标点的基本要领。 教学内容:1.古书句读的基础知识;2.*白文标点的操作要点。 (十)古文今译部分,掌握古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技巧。 教学内容:1.*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2.古文今译歌诀。 (十一)工具书使用部分,学会使用二十种最重要的语文工具书。 教学内容:1.*△工具书最通行的排检法;2.*最常用的字典辞书;3.使用字典辞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二)古代文化常识部分,了解与古文阅读直接有关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教学内容:1.*避讳;2.*委婉语和礼貌式;3.*古文的文体;4.古人的姓氏、名、字、别号、谥号;5.古代职官名;6.其他。 (十三)小论文写作。 解决的办法: 以文选为中心,以词汇为重点,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比研究的方法,精读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透视各种重要的古汉语现象,解析数百个常用词,理清其本义与众多引申义间的脉络,系统了解古书用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以及有关的文化常识等。吃透基本概念,掌握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读查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真正把读书和研究结合起来。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他们在“信息摄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等各个环节上都得到必要的训练,大大丰富其实践经验,我们把“改进课堂教学-强化课外辅导-指导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暑期课题研究培训班”组成一条龙教学,大大提高优才率。 1.以课内的精彩带动课外的多彩,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强化体认知识重点、理解难点和进行连贯思索的能力。 3.布置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外的各种练习:注音、释义、翻译、古文标点、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诗律分析、古文选析等。 4.课外辅导学生做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领导的支持下举办暑期“课题研究”培训班,加强文科教学的实践环节,带好科研实习。 二、实践教学的效果 严格要求,人人动手;切实指导,又不代庖;注重基本功,鼓励创造性;形式多样,讲求实效。达到每位同学都克期完成(或一人独担,或几人合作)一个有一定要求的研究课题。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 (一)选题的原则 4 (二)论文求新的途径 4 (三)研究的方法 4 (四)材料的搜集 20 (五)材料的整理与加工 20 (六)提纲的拟定 4 (七)论述的展开与深入 10 (八)论文的修改 16 (九)材料的覆核 10 (十)行文格式的规范化 4 (十一)电脑的应用 8 (十二)论文集的编辑 4 (详见网址链接 http://jw.nju.edu.cn/ab/wenshizhe/doc/17.doc)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教师拟题与学生自选题相结合,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读书、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开研讨会、提交书面成果”等一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切磋。 课程组织形式为“课题研究”培训班。 时间在暑期(小学期),共4周左右。 活动场所:以系教师阅览室为主(教师始终在场指导和维护)。 指导方法:面对面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