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南京大学自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之后,就一直非常重视《自然地理学》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涌现了多名国内外著名的自然地理教授与学者,如任美锷、杨怀仁、王颖、王富葆、雍万里、包浩生等,与此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自然地理学科学家。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专业与国家重点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自然地理学》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老、中、青”的结合,学科带头人已由任美锷、杨怀仁、王颖、彭补拙相继传接下来,现在是杨达源教授和长江学者高抒教授以及。

  1、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进入角色)
  教学改革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始终受前苏联学者卡列斯尼克编的《自然地理学简明教程》框架影响,多数院校(包括城资系自建系至19年前)分为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多门课程,并由六位教师分块拼合而成。每门课程均有各自的内容体系和章节系统。

 2、20世纪90年代(彻底改革)
  超想象地将6、7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大课(公共基础课、学位课、主干课)。实际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在地球系统及地球表层系统中不是封闭孤立存在,恰好相反,他们互相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永恒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地球世界。
  因此,我们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系统分析方法和全球环境变化为着眼点,于 1991年开始重新建立《自然地理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也相应地表述为不同层面(天、气、水、生、土、地)上的物质及其运动方式、不同层面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及通量所构成的纵横交错的脉络(地理系统)。以脉络中的交叉点构成《自然地理学》重点介绍的章和节。
  实际上各门课之间本来就有内容的重叠和实验实习的路线一致性,因此,合成一门大课而循序渐进是可行的,并能减少很多的总课时。

 3、21世纪以来(加强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精选几千幅彩片,以任课老师实地拍摄的为主,与文字结合,形成系统的《自然地理学》多媒体教材;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网络课堂。
  2006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十·五”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新版的《自然地理学》再次调整了教学内容,如基本上去掉了“气象”内容,加强了“气候与环境、气候变化”;去掉了“水文与水文测量”等,加强了“水环境”部分;消弱了“土壤发生”部分,加强了“土壤环境”部分;消弱了“生物生理生境”部分,大大加强了“生态系统”与“生态修复”等;······200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新教材《自然地理学》,首印3000册后2007年又重印。

 主要成员教学经历:
  杨达源:
     1981年,硕士学位;重点研究环境变迁
     1983年,讲师;主要工作是带教学实习与高年级学生的生产实习
     1988年,副教授;逐步主讲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部分)等课程
       其中,1980-1982,庐山-鄱阳湖自然地理教学实习带队教师; 
             1987-1989,全年级庐山-鄱阳湖地理学综合教学实习,实习队副队长;
     1990-1995,全年级庐山-鄱阳湖地理学综合教学实习,实习队队长;
     1990年,参加“大自然地理”课程的建设开始主讲《自然地理学》地貌部分;
     1992年开始主讲地球概论、地壳、地貌等主要部分
     1993年,教授,开始主持《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1994年开始主讲地球概论、地壳、水文、土壤、地貌、综合自然地理等主要部分
     1996年主编“自然地理学”本系用的讲义
     2001年主编《自然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特别注重打破传统的“多学科”“拼装”起来的“舶来品”《自然地理学》格局,建立自已的以突出“客观实体”进行“气、水、土、生、地”综合比较分析的课程体系与章节安排。
     2003年 “自然地理学”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次年,杨达源评为南京大学教学名师。
     2006年又主编普通高校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进一步强化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气、水、土、生、地’比较分析,深化认识”优势,重点培养年轻人对自然地理学的兴趣与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