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南京大学是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校训的指引下逐步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南京大学设有21个学院,62个系,拥有本科专业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专业硕士学位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点147个(其中44个为学校自主设置),博士后流动站2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在全校2080名专任教师中,共有教授71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博士生导师663人。在新世纪,南京大学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本校的办学定位是:依托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具有会计学专业博士授予权,是中国第一批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单位,与实务界联系密切,为财政部拟定了第一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鉴于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生源情况,从本科层次的特点以及专业发展出发,借鉴国内外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在提出我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定位与目标时应考虑下问题: 首先,高级财务管理是在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的延续,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提升专业素质的必选课程。其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第三,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介绍专业知识,还需要从整体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四,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虽然包括了一些深刻的理论知识,但它更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旨就是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最后,高级财务管理的经典知识均是基于西方制度背景的,而我国特有的转轨经济制度背景使得西方的经典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做到紧密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和中国资本市场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我校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标应当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高级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了解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在了解中国转轨经济制度背景与中国资本市场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按照知识模块来划分授课章节,全课程共分为6个知识模块(共6章),按4学分计算共计64学时。各模块的基本内容和对应的学时安排如下:(括号内为学时数)

课程各章学时与分配

 章次

 课程内容

 教授内容

 上机课时

 实验课时

总计课时 

 1

             公司治理

 12

 

 4

 16

 2

             价格评估

 10

 

 2

 12

 3

             增长管理

 6

 

 2

 8

 4

             现金流管理

 3

 

 1

 4

 5

             金融衍生品管理

 10

 

 2

 12

 6

             行为财务管理

 10

 

 2

 12

              合        计

 51

 

 13

 64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章节

 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第一章 公司治理  公司的含义及公司存在的问题
  公司财务知识的整合(EBIT;EPS;P/E;q;β;WACC)
  公司治理的目标:公司长寿及其实现
  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及问题
  公司不公的原因和对策
  公司发展的基本矛盾:法人与自然人
  第二章 价值评估  公司价值评估的一般原理
  价值与价值管理理论
  不同视角下的价值驱动因素
  公司财务活动对价值评估的影响
  司价值评估的基本模型
  基于价值评估的公司战略规划、财务控制、绩效管理、投资者沟通
  第三章 增长管理  研究与开发管理
  公司并购资产重组
  IPO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公司并购、资产重组中的财务运作
  IPO的定价与折价
  第四章 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及其度量
  现金流向与战略决策
  现金流程及其管理
  营业净现金流、投资现金流、资产净现金流、融资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量
  不同企业类型现金流战略的选择
  第五章 金融衍生品
         管 理
  理解在融资过程中为何公司应用衍生品?有何优势?如何应用?  套期及其在公司中应用的组织障碍
  第六章 行为财务
         管  理
  心理因素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投资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
  经理层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
  团队的财务决策
  团队财务决策的有限理性模型
  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投资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
  经理层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

四、对本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办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授课内容,还必须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
授课教师必须做到“不打无把握之仗”,要充分熟悉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和国内外最新的发展动向,充分利用好本课程的教学参考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节课。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学生一起研讨相关案例与现实问题。
(2)教师授课点面相结合,学生学习读练相结合
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的条理性,突出重点,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上详细讲解,并辅以具体实例来做说明,授课时多结合实际案例,同时指出学生在此问题上的常犯错误。督促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文献,通过做一定量的练习题熟练掌握各章的重点与难点。
(3)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
鉴于高级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的相对深刻性,教师授课应注意“启发式教学”,讲究讲授方法,避免“生、冷、硬、灌”,要学会揣摩学生的心理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典型的案例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我校高级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高级财务管理不能仅在理论的象牙塔内游走,更需要参加切合实际的、符合中国特有制度背景情境下的课程实践活动。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亲自主持课程实验,参加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习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相得益彰。从而使本课程在内容和内容上,始终适应我校教育目标定位的要求,能够满足培养有能力善做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建设与改造的要求。具体的设计思想如下:
(1)突出案例教学。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现实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更为深刻。
(2)突出中国特殊制度背景。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要在中国特殊的转轨经济制度背景下讲授西方经典财务管理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西方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3)突出实战教学。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和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在现实中跟踪某些我国上市公司的现实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另外,我们还打算开展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实验以及沙盘演练课程,进一步突出实战特色。
(4)注重企业实务。本课程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和企业会计和财务人员面对面交流,亲自动手进行分析。同时我们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改进实验条件、课程设计、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实现学生、教师与实习单位的“三赢”局面。
2. 实践教学的效果
    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一是努力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所;二是组织学生跟踪上市公司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三是支持学生组织学术社团,举办学术沙龙,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学术活动;四是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介绍当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使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实践教学的开设,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